健康教育

别让季节交替“坑”了健康!秋冬季节这3类疾病,提前预防是关键


秋冬季节冷热交替,气温骤降、空气干燥,人体免疫力易下降,导致多种疾病高发,此时建议全体师生针对以下三类常见疾病,做好科学预防,温暖过冬,健康相伴。

一、呼吸道疾病防控:

1.流感与肺炎

症状:高热、乏力、头痛、咳嗽、全身肌肉酸痛(流感);咳嗽、咳痰、发热(肺炎)。

预防措施:

(1)接种疫苗: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、肺炎疫苗,降低感染风险。

(2)科学穿衣: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,避免受寒感冒,尤其保护头部、颈部和脚部。

(3)佩戴口罩:在人群密集场所(如商场、公交车)佩戴医用口罩,减少飞沫传播。

(4)勤洗手:使用肥皂和流动水,采用七步洗手法,避免手接触病原体后传染。

(5)空气流通:每日开窗通风2-3次,每次30分钟,保持室内空气清新。

(6)增强营养: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(如柑橘、猕猴桃),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(如鱼肉、鸡蛋)。

(7)适量运动:选择慢跑、快走、瑜伽等运动,提高免疫力。

2F2B9

图片来源:安溪疾控中心

2.过敏性鼻炎

症状:频繁打喷嚏、流鼻涕、鼻塞、鼻咽部发痒。

预防措施:

(1)避免接触过敏原(如花粉、尘螨),外出时佩戴口罩。

(2)保持室内清洁,定期清洗床单、窗帘,减少灰尘堆积。

二、心脑血管疾病防控:

1.心肌梗死与脑卒中

诱因:寒冷刺激导致血管收缩、血压波动,易诱发心脑血管事件。

预防措施:

(1)注意保暖:及时增添衣物,尤其保护头部、手部、脚部,外出时佩戴帽子、围巾、手套。

(2)监测血压:高血压患者定期测量血压,根据变化调整降压药物剂量。

(3)适度运动:选择健步走、太极拳等温和运动,避免清晨剧烈运动。

(4)保持情绪稳定:通过听音乐、阅读等方式放松身心,避免情绪激动。

(5)遵医嘱服药:心血管疾病患者严格按医嘱服药,不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。

48C1D

图片来源:常熟市卫健委

三、消化道疾病预防

1.肠胃炎与腹泻

诱因:低温导致胃肠功能减弱,饮食不慎易引发疾病。

预防措施:

(1)饮食卫生:不吃腐烂变质食物,不生吃海(水)产品,生吃瓜果洗净去皮。

(2)规律进餐:定时定量,避免暴饮暴食,食物冷暖适宜。

(3)注意腹部保暖:尤其保护肚脐部位,晚上睡觉盖好被褥。

2.消化性溃疡

诱因:气候干燥、体内虚火上浮,加之情绪波动、睡眠不足。

预防措施:保持精神愉快,避免过度疲劳,饮食温和清淡。

秋冬季节疾病预防需从细节入手,通过科学穿衣、合理饮食、适量运动、充足睡眠、保持卫生及接种疫苗等多维度措施,系统降低疾病发生概率,一旦出现出现发热、咳嗽、胸痛等症状时,尽早诊治。慢性病患者更应加强防护,健康度过换季期。


终审:党委宣传部




最新更新